最近,星巴克网红猫爪杯又火了一把。
虽然被“炒”到了上千块,但还是有人为了抢这款杯子通宵达旦地排队,据说还在店门口,直接扎起了帐篷!
火爆背后,“猫爪杯风波”至少能教给我们5个营销重点
01
被“炒”到1000多元的猫爪杯
在2月26日正式发售前,星巴克猫爪杯的小视频便在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流传开来。
视频里,一个人慢慢向杯中倒入牛奶,一只猫爪的样子就逐渐显现出来,下方评论区一片被“种草”的声音。
这款双层玻璃杯,原价199元,现在被黄牛炒到500~1400元不等,每个门店分到的3~4个存货,早已被凌晨排队的人扫荡一空。
发售当天,“猫爪杯”引发了系列“血案”,网传多家门店内都发生了打架事件;淘宝很快出现了1比1高仿版,批发价56元一个。
发售第二天,星巴克在官微宣布补货,将通过星巴克官方旗舰店发售,每天3点,限量1000个,共计4天,售价仍是199元。
在微博上,话题#猫爪杯#已经有3460.9万阅读,6万人参与讨论。
尽管引发了不少争议,比如有人怀疑这是星巴克的饥饿营销;有金星会员则抱怨自己年均消费1万,却连个杯子都买不到——不过,还有更多的人定好了闹钟,准备抢货。
谁都无法否认,星巴克又“爆红”了一次。
02
星巴克那些自带流量的“神奇产品”
星巴克的每次营销玩法,都能够精准把握消费者心理,挑逗用户情绪。
比如,各种“花式”饮品。
2003 年,星巴克推出“南瓜拿铁”。这款咖啡一经推出就供不应求。据媒体报道,在 2003年~2013 年间,星巴克卖出了超过 2 亿杯南瓜拿铁,仅2015年秋季,南瓜拿铁带来的收益就有 1 亿美元。
2015 年,星巴克推出氮气冷萃咖啡。在冷萃咖啡的基础上加入食用氮气,使得咖啡中充满细密的气泡,口感变得非常细腻。
2016年7月,星巴克推出彩虹色饮料(rainbow drinks),一共包括 5 个颜色(粉色、绿色、橘色、蓝色和紫色),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口味。
这款饮品推出后,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相关话题的发帖点赞评论数加在一起,就已经超过了百万。
比如,文创及周边产品。
1997年11月,星巴克推出“圣诞红杯”。从此,星巴克在每年的圣诞节都会推出不同设计的“圣诞红杯”。
2009年5月,星巴克推出“星冰粽”产品,并且随星冰粽赠送设计师特别定制款包包。自此,每年端午节星巴克都会推出“星冰粽”产品。
2016年7月,星巴克推出“女神月饼”。60元一块的月饼,成为“送礼体面”的代名词。
2017年12月,星巴克推出微信表情包,不带 Logo,但是用了星巴克的绿色和店里常见的小熊形象。
尤其是星巴克杯子系列产品。无论是纸杯,还是马克杯、保温杯,都能够引发轰动。这些杯子,无一例外颜值都非常高,而且大多是限量款。
还有门店设计。
2016年6月,亚洲首家星巴克Starbucks迪士尼小镇旗舰店开业。
2017年,星巴克亚洲首家全沉浸式咖啡体验门店——星巴克臻选®上海烘焙工坊开业。开业当天,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、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双双到场。
2018年7月,星巴克全新多重体验式旗舰店——星巴克臻选®北京坊旗舰店揭幕。
9月,星巴克在杭州推出宠物友好店,消费者可以带着宠物喝咖啡。
甚至,连在杯子上写名字,也被许多人视为星巴克的营销手段。
据说在国外买星巴克的时候,店员总是会在杯子上写上你的名字,而且还总是错的。很多顾客会把写错名字的星巴克发到社交网络上吐槽,这样,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星巴克。
星巴克为什么能一次又一次抓住顾客的心理?
03
星巴克猫爪杯教给我们的5个营销重点
“猫爪杯”至少教给我们5个营销重点:
1. 在常见的可行领域持续创新
以星巴克的杯子为例。
在猫爪杯火爆网络之前,仅在2019年前两个月,星巴克就先后推出了粉粉嫩嫩猪猪杯、春日限定樱花杯两大系列,近70款杯子。
这其中,多数杯子都没有火,直到这款“猫爪杯”问世,才彻底引爆了潮流。
2. 用固定动作持续讲故事
重复是最有效的传播。这条传播学的规律,在星巴克身上得到了最有效的印证。
以星巴克的圣诞红杯为例。从1997年推出“圣诞杯”开始,星巴克在每年的圣诞节期间,都会推出圣诞红杯。至今,圣诞红杯已经坚持了21年。
如今,只要在星巴克的店里看到红杯出现,消费者就会知道圣诞节即将来临。
3. 星巴克真正的护城河,是对中产阶级消费诉求的深度洞察
其实如果单论咖啡的品质和口感,星巴克与其他品牌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。
星巴克真正的护城河,是其对中产阶级消费诉求的洞察。这些诉求,就是星巴克创始人的“第三空间”—— 一个既能提供独处又能提供聚会的公共空间。
如今,不管你走到哪里,星巴克都会成为大众心目中约会、议事,甚至是高中生做作业的首选之地。
4. 产品思维,正在成为营销的主流思维
其实,从猫爪杯的火爆,我们还可以看到,产品思维正在成为营销的主流思维。
初期的营销大多以广告为主,比如脑白金、恒源祥,用持续不断、大面积的广告占领消费者心智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营销是产品事件,而不是营销事件。
5. 一款火爆的文创产品,正在成为餐企另一种竞争力
在包括餐饮业在内的很多行业,推出一款有趣的周边成为了当下最火的营销方法。比如,故宫的口红、肯德基的T恤、可口可乐的背包以及我呀便当的IP人物公仔。
品牌周边利用已有品牌价值和影响力,增加产品类别,增加获利,又反过来提升品牌知名度或增加品牌个性,最终为品牌服务。
便当界的扛把子---我呀便当推出的IP公仔,被赋予敢爱敢说、开放乐观的年轻社交个性,成为社交达人们的时尚标签,也收获了大批消费者粉丝的追捧。
可以说,文化创新、内容创新,将会成为未来餐饮企业另外一种核心竞争力。
“猫爪杯”的火爆,是不断创新尝试的经验升级,也是无数营销动作的效果累加,这火爆背后的营销思路,你学到了吗?